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为背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行政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应用和开发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人才。
二、办学历史及特色
办学历史:湖南城市学院6163银河net163am/教师教育学院前身为益阳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组,已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可追溯到1971年始建的益阳地区师资训练班数学组,从2003年开始正式本科招生,已培养1000多名本科学生。该专业围绕“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开设了校企合作实验班,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目前,该专业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方面社会反响良好。
优势与特色:
1、专业办学成效显著。自1971年开办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国家科技部科学技术促进发展中心处长邵学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振海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彭巨洪教授、株洲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建国、长沙湘晖资产经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建明等。
2、科学研究反哺学科教学,强化“第二课堂”教学,学生能力大幅提升。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借助第二课堂,成立了“益智协会”,创建了数学建模创新团队,开设了“数学建模实验”、“MATLAB软件应用”、“SPSS软件分析及应用”等科技创新课程。接合大学生研究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互联网+”等科技竞赛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大的提升,同时成绩斐然。近五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主持湖南省大学生研究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获得美国大学生和学建模竞赛二、三等奖共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二等奖共3项,其它各类三等奖10余项。
3、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特色鲜明。自2007年以来不断深化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并于2014年开始开设了JAVA软件工程实验班,建立企业、一线教研员和大学习共同体,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目前是,实验班的就业率达100%,且薪酬水平高。
三、师资队伍和科研成果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现有大数据和软件工程二个专业方向。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6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外聘高级工程师6人,已形成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项2项和一般项目4项;表发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指导省级大学生研究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
四、主要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
(1)主要课程
数学类(分析、几何、代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C语言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信息科学类(信息论基础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Java软件工程类(Java程序设计、Java高级编程、Java网络数据库、Java Web程序设计、Java企业级开发、Java持久化编程)。
(2)特色课程
大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Web开发与应用、数学建模、统计软件、数据挖掘、Java Web程序设计、Java企业级开发、Java持久化编程、Oracle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交互式设计、数学建模、Android编程开发。
五、就业和考研情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均超过93%,就业态势良好,平均月薪超过 5000 元。此外,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作与专业的关联度较高。2018年10月,学院对本专业2016年-2018年毕业的34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其平均工资高达7000元/月,超过7000元/月的有13位,达到10000元/月的有4位,并且专业对口率达92.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比较满意,90%用人单位认为本专业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需求比较吻合。经统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分析发现:大多数认为毕业生专业技能和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较强;半数左右认为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少数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英语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强。
近五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考研上线率达10%,其中有2位出国深造,4位同学被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大学录取。